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27个地区试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始了!

【行业动态】27个地区试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始了!

日前,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天津等27个地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试点自2023年11月开始,为期1年。

微信截图_20231106114515.png
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地区名单如下:
微信图片_20231106130722.png
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推进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审批。
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功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申请表单、申请材料标准化。加强电子文件、电子签章等应用,着力推进无纸化报建,审批结果全面实现电子证照。
(二)建立建筑单体赋码和落图机制。
研究建立建筑单体划分、赋码、落图的工作规程和操作指南,在项目开工前首次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时,按照《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为建筑单体赋予全生命周期唯一的编码,并与项目代码相关联,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数字化报建等方式,获取项目和建筑单体的空间位置信息。
在办理后续审批事项,实施质量安全监管、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等,均需核验项目代码、建筑单体编码和空间位置信息。
(三)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归集共享机制。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建筑市场监管、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质量安全监管、房屋安全管理等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应用。
依托建筑单体编码和空间位置信息,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环节信息自动归集共享机制,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全面共享。
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为底板,将项目和建筑单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实时归集落图,关联相关管理信息、审批信息等,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数据矢量化、地图化。
(四)完善层级数据共享机制。
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标准3.0》,率先实现与省级、国家工程审批系统对接。配合我部建立关键审批事项信息层级校验机制,保障数据可信安全。按照我部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系统互联互通工作部署,根据“一数一源”原则和有关数据标准,调整相关系统数据内容并实时归集至省级、部级系统。
(五)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全面应用数字化图纸,依托工程审批系统、施工图审查系统等,完善数字化图纸全过程应用功能,实现各方参建主体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对图纸的审查、变更、确认、验收等在线业务协同,项目设计、施工、竣工、归档全过程“一套图”闭环管理,将数字化图纸作为相关部门监督检查、验收检查、质量安全事故调查等的依据,并为相关各方提供查阅、调用等服务。
(六)推进BIM报建和智能辅助审查。
加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选取一批项目,在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等环节采用BIM成果提交和智能辅助审查,完善BIM成果交付和技术审查标准,探索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创新模式和制度机制。
(七)推动数字化管理模式创新。
深化数据融合应用,在企业资质智能化辅助审批、违法建设智能管控、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智慧工地协同监管、工程档案数字化归档、信用联合奖惩等方面形成良好实践,挖掘数据潜力,在辅助政府投资决策、房屋预售监管、房屋安全管理等方面探索更多数字化管理模式。
其中,第(一)至(四)项为必选任务,第(五)至(七)项可结合地方实际自主选择,试点地区也可以根据试点目标拓展试点内容。
construction-site-g6f3d18831_1920.jpg
在当前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并存,技术和革新共进,建筑行业需要加快内功的修炼,转变思路。
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都在使用工书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书从成本、现场、办公三大管理方面,帮助工程企业降本增效、管控风险。
降本增效.png
工书将业务、财务、税务数据结合在一个处理中心进行不间断的实时更新对比,打造事前测算预警、事中判断纠错、事后分析沉淀相结合的功能主轴,有效赋能企业实行真正的成本管控。
数据传递链条.png
在数据传递链条中,项目上下游功能记录的核心指标将作为企业上下管理层重要的判断依据,以“智能决策助手”的形式自动提示预警,伴随管理全流程。

工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工书

专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我们希望用数据帮助您企业驱动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

快速申请体验

工书-专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手机网站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