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60岁左右的农民工及年龄更大的民工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建筑工地是全露天作业,且有较多手工、繁重作业以及高空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居住、饮食条件也往往较差,对老年人不利。而超龄后带来的体力、意识和反应能力的下降,都会增加建筑事故死亡的风险。
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同时,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进入到施工现场从事井下密闭空间、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高危险性特殊作业。
2022年6月,安徽省发布新规要求分岗位确定用工年龄,避免建筑行业清退超龄农民工“一刀切”。此后,江西、四川等多地陆续出台类似政策要求。
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为有就业需求的大龄农民工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明确提出,要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
1
建筑工地的超龄人员可以从事一些譬如门卫、仓库保管、食堂、后勤人员、保洁等辅助性的工作。
2
有建筑工地的安全培训管理措施不到位,需要落实。我们也发了通知,强调进场的工作人员都应签订从业劳动合同,并提供体检证明,一般的工作人员一年体检一次,老年、超龄的人员半年一次。
3
我们计划在五个新城打造一些共享型“一张床”宿舍和符合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成熟程度较高的保障性租赁社区。建设人员以单位名义来租,就能住进带有物业、带有社区服务的保障型租赁社区。以后也会逐步延伸到城市运维人员,包括环卫工人、市政工人、快递员等。
快速申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