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住建部发布通知,将北京、天津、重庆、河北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期3年。
对建筑业而言,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建造过程对人工的依赖,从而使建造的品质和效率更高。
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材省工、节能减碳的目标。不难看出,智能建造将推动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详细阐述了智能建造给建筑业带来的五大改变。
一是产品形态数字化。包括建筑设计数字化、施工过程数字化和数字化交付,当前建筑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是建筑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
二是经营理念服务化。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提供设计服务平台、工程机械服务和智能工地等专业化服务,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提供建筑能源网、智慧养老物业、健康住宅等专业化服务。
三是商业模式平台化。到2025年,建成融合人、机、物、财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四是建造方式工业化。从工厂制造到智能物流再到工地装配,实现制造与建造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五是行业治理现代化。打造开放的建筑行业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政府和公众共生治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一个城市的智能建造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包含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实施3个模块,涵盖调研、策划、生产、安装、运维以及拆除在内的全过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也表示,智能化必须建立在工业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上,以数字化为手段,以建筑物联网为平台,才能完成建筑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显然,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为解决传统“痛点”问题,推动自身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不少建筑企业选择使用工书--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工书以辅助企业“降本增效“为价值目标, 广泛吸收行业经典管控理念,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前沿技术,一站式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用数据武装项目流程,帮助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已服务项目近万个,服务客户总产值上万亿,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近15个省份,建筑行业从业者使用人数破万。
如果您有相关需求,欢迎联系我们,为您定制专属管理方案!
快速申请体验